婦女報
成都崇州婦聯搭建婦字號公共品牌平臺
學技能漲身價 月嫂成熱門職業
□ 中國婦女報記者 蔡錦其
近年來,月嫂行業的高薪吸引了不少城鄉婦女對這個職業的青睞。成都崇州市婦聯抓住機遇,搭建了“西蜀巧妹”婦字號公共品牌的平臺,同時依托鄉鎮(街道)基層婦聯組織,運用政府部門各類惠民政策,對月嫂等家政從業人員開展技能培訓,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各類家政員,有效解決了城鄉失業失地婦女、農村留守婦女的創業就業問題。
公共品牌吸引社會資源
“西蜀巧妹”婦字號公共品牌是崇州市婦聯于2014年搭建的,“平臺+市場”的運作方式,**地吸引了社會資金和人才資源。
59歲的杜娟從保險公司管理層退休后,為“西蜀巧妹”婦字號公共品牌所吸引,燃起了再創業的激情,在對本地月嫂市場進行調研后,她信心百倍地帶著月嫂項目加入了婦聯為婦女再就業搭建的平臺。2014年年底,杜娟在市婦聯的幫助下,成立了“崇州西蜀巧妹家政服務有限公司”,招收培訓專業月嫂。
2015年,在市婦聯的積極爭取下,市政府將月嫂就業培訓作為民生工程。凡使用“西蜀巧妹”婦字號公共品牌的家政公司,可招收本地失地農民和農村婦女參加月嫂培訓班,一學期收費1800元,對考試取得就業資格證書的月嫂,政府補貼近1000元的生活費。此外,還將市人民醫院作為學員實習基地,指定有經驗的月嫂帶領學員們進行實操。
此類培訓班至今開設了32期,有302名城鄉婦女成為有職業資格認證的母嬰護理師、催乳師、養老護理員、保潔員等,學員就業率達90%以上。
專業技能成就月嫂事業
新年前夕,崇州市婦聯召開了月嫂新年座談會,記者走進會議室,坐得滿滿的月嫂們正聊得熱鬧。
44歲的張秀珍說:“我原來在成都做月嫂,回崇州在月嫂培訓班學到了更專業的技術。前不久我照顧的寶寶有點感冒,用老師教我的小兒推拿技術把寶寶的感冒治好了。目前,我月薪5000元,逢節假日每天補助200元。我最深的感受是知識改變命運,技能創造財富?!?/p>
45歲的張敏有5年月嫂工作經歷,她發言說:“2014年公司成立時,我從成都回到崇州市做月嫂。在公司老師的指導下,我的技術有很大提升。不久前,我接了一單催乳活兒,在公司曾莉老師的指導下,我的通乳技能提高了,及時解除了寶媽的痛苦?!庇脤I技能換取報酬,讓張敏很有成就感。
35歲的龍其艷,家族里的三妯娌都是月嫂。她說:“我參加月嫂培訓畢業后,接**單掙到6000元。第二單是個軍醫家庭,寶爸是醫生,寶媽是營養師,他們的職業讓我有很大壓力。夫妻倆也嫌棄我太年輕沒有經驗,但我堅持按老師教的專業方法做事,很快得到全家人的認可?!?/p>
記者采訪月嫂們發現,她們總愛說“專業”這個詞。49歲的曾莉就是公司月嫂們最依賴的專業指導老師。曾莉自己就是個**月嫂,擔任公司月嫂專業教師后,她把月嫂培訓當成事業,也引導學員把月嫂職業當成最開心的事業。如今,成為有專業能力的家政員是月嫂們的追求。
專業技能也讓月嫂們獲得了高薪。47歲的魏小群說,“以前我開雜貨鋪,投入十幾萬元,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,去年,我把店鋪轉出去,參加月嫂培訓。**單做了6天掙了700元錢,第二單兩個月收入1萬多元?!?/p>
45歲的江秀蓮,原來是做保險的,雖然平均每月能掙5000元,但請客戶吃喝消費要花一半,聽說月嫂收入高,她不顧婆婆和丈夫的反對,堅決辭掉工作做起了月嫂,**單做了三個月,凈掙一萬多元回家。她說:“現在婆婆和老公都支持我工作?!?/p>
月嫂行業成為大家眼中的“香餑餑”,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。崇州市婦聯主席謝莉說,今年,隨著“二孩”政策的推行,月嫂、育兒嫂、催乳師、護工等職業人才市場需求量將增大,我們將以“西蜀巧妹”婦字號公共品牌的平臺,針對市場對婦女就業的需求,孵化更多適合婦女就業的社會機構和中小企業,為城鄉婦女就業創業拓寬渠道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